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急性腎盂腎炎高熱神昏







 急性腎盂腎炎高熱神昏

 林鉅超 醫師

 人體泌尿道系統,可將感染分為上泌尿道感染與下泌尿道感染。上泌尿道感染症狀為發燒畏寒、腰肋角部敲痛、頻尿、血尿。主要是侵犯腎臟實質及腎盂(集尿系統),造成急性腎盂腎炎、急性細菌性腎炎、腎膿瘍。

下泌尿道感染多半無明顯症狀「菌尿症」,或是頻尿、少尿、夜尿、血尿、下腹悶痛。因為侵犯膀胱及尿道發生急性膀胱炎及男性前列腺炎,向上侵犯腎臟則易有急性腎盂腎炎極有可能演變成腎膿瘍,而危及生命。

「急性腎盂腎炎」的高危險族群包含:糖尿病患者、懷孕婦女、曾有急性腎盂腎炎病史者、有腎結石或阻塞性尿路疾病者、反覆泌尿道感染者、近期內有接受過泌尿道侵入性治療者(含尿管置入者)、泌尿系統結構先天性異常者、腎臟移植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劑使用者。

當出現(發燒畏寒、腰部敲痛、膿尿症),就可確認罹患急性腎盂腎炎。

約有1 2 - 3 0 的病患同時尿液及血液培養都長出細菌,即為菌血症。,常見菌種依序是大腸桿菌( E 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綠膿桿菌又稱銅綠假單胞菌(學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及陰溝腸桿菌(Enterobacter cloacae)。治療方式是大量水分補充和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如果使用抗生素治療後症狀未改善,應積極檢查原因。急性腎盂腎炎,如果無適當抗生素治療,極可能導致腎膿瘍,死亡率為20-80%。嚴重併發症是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平常多注意水份攝取, 每日攝取約2000-2500CC水份。以淋浴替代盆浴,性交前後排尿或清洗,夜間睡前先排空膀胱, 不要有憋尿習慣(3-4小時,排空膀胱一次),若有感染應及早接受抗生素治療,並完成整個療程。

多攝取酸性的果汁或飲料,如:柳丁汁、葡萄汁、梅子汁等,降低泌尿道感染機會。PS.(於服西藥或中藥期間請勿服食蔓越莓)

小雪女士(C3835)49歲。平時體質對大部分西藥與麻醉藥均過敏。有呼吸道過敏性氣喘及非特異性皮膚過敏病史。故身體有恙,就尋吾以中藥處治。所幸平時少有疾病纏身,亦是幸運之至。

2014/08/03 初診。因前二天多食肉類,就開始有身體發熱畏寒、噁心欲吐的現象。延宕到今,發炎日益加重,加上發熱不退,高達攝氏39度。

脈浮滑偏熱,兩背脅肋角敲擊痛感。大便不暢,小便量少。囑其檢驗小便,下次回診以為參考。

診斷:濕熱下注。

治則:利濕清熱。

Rx(/單位) x2

虱母子頭10 金銀花6 大飛揚5

枳殼實各2 川連1.5 竹茹3 黃芩2

魚腥草10

秦皮4 委陵菜4 羅漢果1 敗醬草10

(瓜蔞仁2 生石膏2.5 生半夏3

 三黃丸2.5)絹布包

藥粉:(g/單位)

大六神0.3 白頭翁湯4 黃連湯3

麻杏甘石湯2 紫金錠0.5 大順散2

羚羊末0.5 黃散1

3 x 5

2014/08/04 覆診。夫君攜來尿液檢驗報告(08/04)protein (++)WBC15-20/HPF

RBC8-10/HPFEPI2-3/HPF

自述她服藥當天晚上寒顫不已,無汗出, 神昏高熱近攝氏40度,夫緊急電話求救於吾, 告知以澡盆泡熱水浸浴,使汗出即解。

由夫君及女兒攙扶入浴,終究全身大汗出,身顫畏寒即解除,再服藥小半碗,安然睡到天亮。其病去80-90%。直呼不可思議的中藥神奇。

我宛然為她再加入藥物如下一同煎煮:

瞿麥5 石葦5 金錢草5 龍葵3 扁蓄4

(海金沙3 附塊1.5 通聖散1) 絹布包

紫金錠 1 x 2 x7

固腎丸 5 x 1 x7(晚上服)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慢性鼻竇炎喪失嗅覺


慢性鼻竇炎喪失嗅覺

林鉅超 醫師




慢性鼻竇炎一般是指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的鼻竇炎,是現代人常患的疾病。

鼻竇炎的成因係鼻竇開口的阻塞、鼻黏膜纖毛的功能 不佳、和鼻黏膜的分泌過黏稠所致。鼻竇炎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完全,或長期過敏性鼻炎、鼻息肉、免疫機能不全、鼻中隔彎曲或黏膜纖毛功能異常引起的黏液滯留,繼發細菌感染,與鼻竇黏膜組織變化, 終究導致慢性鼻竇炎的發生。

慢性鼻竇炎的可能症狀:鼻塞、鼻涕倒流、流黃濃 鼻涕、鼻痛、顏面疼痛、牙痛、頭痛、口臭及眼睛 周圍脹痛。症狀有數月或數年之久,可伴有嗅覺功能異常或喪失,長期咳嗽、失眠、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等。持續惡化的感染炎症,可能會併發鼻竇膿樣囊腫、骨隨炎、眼眶蜂窩組織炎、淚囊炎、視力衰退、腦膜炎、硬腦膜外膿瘍、海綿狀竇栓塞等。

投予抗生素以期達到減低或抑制鼻竇病菌。類固醇鼻噴劑、口服去充血劑,可以改善鼻黏膜充血水腫,進一步減少鼻竇開口阻塞。若經以上藥物治療 仍然無效或發現有鼻息肉或鼻黏膜腫脹阻塞鼻竇開口, 使分泌物無法流出,則手術治療可能是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法,但對慢性鼻竇炎的嗅覺喪失往往幫助有限。

 

高先生(C9783)40歲。平時鼻塞,鼻涕倒流,偶打噴嚏,咽部多痰哽,鼻子不聞香臭已數年。是耳鼻喉科診斷慢性鼻竇炎的常客。

2012/04/03 初診,因近來鼻涕增多,加上不聞香臭,使他生活極大困擾,經友人介紹來診。自述已服過多種的中藥,包括:葛根湯、川芎茶調散、辛夷清肺湯等等,來此姑且一試。

脈滑弦沉緩微緊短,咽部浮腫多涎,二便正常。苔白略厚。血壓:140/85mmHg

診斷:陽虛脾濕,痰阻鼻竅。

治則:化痰助陽通竅。

Rx (/單位) x3

鵝不食草1 白芷1 細辛2.5 埔銀1.5(先製) 晉耆5 桑白皮3 九層塔根6

雞屎藤5 金線蓮1 蒼朮3.5 川芎1

陳皮2 羅漢果1 百部2.5 紫苑1

乾薑1.5 生甘草2.5 苡仁10

(八百光2.5 附塊1.5 生半夏2.5 杏仁3 白芥子1.5 葶藶子3 蛤蚧2)絹布包

紫金錠 1 x 2 x7

小金片 5 x 2 x7

2012/04/10 複診。咽哽感,涕減,不聞臭味,但香味可知。頸背痠強。大便軟, 苔白微厚。因前痔瘻手術,易如廁。

脈滑弦微沉緊,血壓:120/75mmHg

Rx x3

藿香2 佩蘭3 葛根2 白芷1 九層塔根4 晉耆10 桑白皮3 麻黃1 細辛1.5

槐角2 百部2 苡仁10 蒼耳子2 桔梗3 紫草3 瓜蔞實4 生甘草1.5

(八百光1.5 生半夏2.5 白芥子1.5 黛蛤散2 葶藶子2 )絹布包

紫金錠 1 x 2 x7

固腎丸 5 x 1 x7(晚上服)

【按】:此病經年累月,傷陽及鼻竅, 陽氣受抑則氣無法上達,此與抗生素一再打壓觀念恰好背道而馳。鼻竅失靈,以助陽通竅法,優於單純固衛氣,或宣通鼻竅來得效力宏大。

病患後來又攜兒子來診,鼻病已去七、八,更可高興的事,是可嗅到老婆身上的香水味,其生活更顯樂趣。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B肝併嗜睏症林鉅超 醫師

【摘錄著作中之: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潘女士(C9868)61歲。B肝帶原(+)DM(-),平時血脂肪cholesterol偏高 270mg/dl
2012/07/12 初診。主訴近半年易倦睏,隨時可睡著,檢查除血脂肪偏高,餘無其他異常,身體偶發潮熱。
脈滑弦緩,苔白略厚,舌質偏絳。二便正常。血壓:120/70mmHg
診斷:濕熱困脾,腎陰陽兩虛。
治則:補腎化濕。
Rx (/單位) x5
紫丹參3 紫參2 北沙參3 女貞子3 生地2 熟地2
枸杞子6 降香3 瓜蔞實3 生炙草各1.5 薤白2
雙鉤2 山茶根4 青蒿2 合歡皮3 榖芽3 冇骨消3
(附塊2.5 烏貝散3 五味子1)絹布包
牛黃丸1 x 1x10(早上服)
2012/07/26 覆診,主訴:倦睏略減,易健忘, 夜半易口乾,大便日一行。
脈滑弦緩,尺膚熱(-)。血壓:120/70mmHg
Rx x5
原方同2012/07/12(北沙參),加(絞股藍3
天花粉3 仙靈脾3 晉耆3)
牛黃丸1 x 1x14(早上服)
補腦丸5 x 1x14(晚上服)
【按】:脾受濕困則嗜睏而倦,原因是鈉-鉀離子代謝之障礙,再加夏天水份代謝不良,血脂偏高,造成嗜睏症。
更年期後,多陰虛,是抗氧化力降低, 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故加補氣養陰法。
病患後來又攜來同鄉患者前來就診,自謂嗜睏症已不再發,感謝之意溢於言表。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全身脫皮屑紅腫-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全身脫皮屑紅腫-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Steven-Johnson syndrome)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著作中之: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多是因藥物引起皮膚皮疹和黏膜侵犯的免疫性發炎疾病。
林老先生(C9317)76歲。務農,平時痠痛多服用止痛消炎藥,以致成癮。此次因肺部感染,住院2 週,回家續服西藥抗生素與消炎止痛劑,支氣管擴張藥等等,多達十多種不同藥丸,漸引起全身皮膚乾癢(+),局部發紅脫屑,身體微熱,皮膚一碰就瘀血脫落,燥熱癢疼,苦不堪言。醫院確認為是藥物引起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暫停一切藥物,只給外用類固醇與生理食鹽水擦拭。
家屬原是血液腫瘤病經我治癒,堅持帶來診。
2010/08/20 初診。全身皮下瘀斑,乾脫皮屑而癢,身體發熱難受。咽壁充血,大便正常,小便微頻,有前列腺肥大病史,血壓:135/70mmHg
脈滑弦微沉緊,尺膚偏熱。苔白厚微黃,質偏絳。
診斷:血熱生風,濕毒內蘊。
治則:清熱涼血,利濕祛風。
Rx (/單位) x3
桑白皮4 金銀花10 金線蓮1 紫草4 夏枯草10 狶簽草5 苡仁10 半枝蓮4 白茯苓4 白尾蜈蚣3 茵陳4 龍膽草1 羅漢果1枚 玄參5 刺蒺藜3 薑半夏1.5
(炒梔子1 珠貝2 三黃丸1.5 車前子3 蚤休3)
絹布包
外洗包 x 7 (外洗皮膚)
青珠膏 x 3 (塗患處)
生肌散2 + 六一散30g (外敷塗患處)
過敏丸 5x2x7
藥粉內服:
(麻杏甘石湯3g 羚羊末0.2 通聖散2g 五苓散1g 黃散2g 胃散1g 甘草片1
珠貝2g 紫草1g 水牛角末0.2g
大六神0.2) 2 x 5
2010/09/07 其媳婦來診時,述其公公服用上藥及外敷後,症狀大減,未再回診云云。
直到2011/06/10林老先生再度因右大腿內側及薦部皮節區,多發帶狀泡疹後神經痛,前來就診,此時仍多服用止痛藥NSAIDs,便秘,口乾,倦怠乏力,脈滑弦微數略悸。
此乃纏蛇火丹,亦是血熱之病,較前之症狀簡單易治。
處方()
【按】: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是藥物引起皮膚廣泛性脫落、壞死及黏膜糜爛等不良反應,其臨床特徵包括:皮疹和黏膜侵犯,其皮疹為典型的圓環狀,黏膜則有兩處以上之侵犯,常為口、鼻、眼、生殖器及肛門等部份,會嚴重波及身體許多器官如:肺、肝、腎、腸胃及血液系統時,造成體液喪失、體溫調節失調及代謝率增加,此病多數是因為藥物誘發的不良反應。台灣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百萬人約有1.2-6件。
SJS發生的前期1-3天,出現發燒、喉嚨痛、淋巴節腫大、眼睛刺痛,接著黏膜的病灶。皮膚症狀,出現浮腫性或丘狀疹的典型紅斑,接著是皮膚以紅色斑塊併有中央灰色樣變化,當壞死的表皮與底下的真皮分離,即形成易破的水泡,即使沒有水泡形成的部分也易因外力而自真皮脫離。約90%的毒性表皮壞死病人有多重性的黏膜潰瘍,不僅發生在眼結膜、口腔及生殖器黏膜,而且也在氣管、支氣管與腸胃道,嚴重時黏膜潰瘍病變甚至會造成患者無法正常進食、肺部阻塞,眼部角膜上皮壞死而失明的情形。約80-90﹪的病患會有 口腔或會陰黏膜受損,口腔受損會到影響到進食。
SJS與感染、藥品有關,死亡率約為5-10%, 若出現廣泛的皮膚疼痛、Nilkoskys 表徵, 表皮壞死及其他器官功能受損,是將要發展成 「毒性表皮壞死」的危險徵兆,此時的死亡率約為40%-50%
引起「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的藥物, 常見者以抗癲癇藥物( a n t i - c o n v u l s a n t s ) 、降尿酸藥(allopurinol)、抗生素(antibiotics)及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藥(NSAID)、磺胺類(Sulfonamide) 等藥物最多。
◎治療及照護
停用藥物:懷疑皮膚過敏反應是由藥物引起時,應停用可能引起此副作用藥物。
支持性療法:
體液補充,疼痛處理,預防感染。

藥物治療:皮疹嚴重的情況下,類固醇藥物具抗發炎作用或可控制過敏反應,故必要時可嘗試使用類固醇藥物,但也有病人無法接受任何藥物治療。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急腹症之闌尾炎


急腹症之闌尾炎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著作中之: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最普遍的腹部急症,症狀初起上腹部或肚臍附近的痛,併有

 噁心或嘔吐。右下腹部按壓痛、 發燒、白血球增多。並一生中約有5%-7%

人可能發生闌尾發炎,除了極少數病例外,都須接受外科治療。

彥彥(C9861),男性,17歲,高中生。麻醉藥物過敏,並有鼻過敏病史。平時

喜食冰品。

2012/07/08突發上腹疼痛,漸擴及整個腹部, 父母緊急送當地省立醫院急

診,觀察2天未見改善, 檢驗白血球WBC大於12000,並由外科醫師診查,確定

為急性闌尾炎,要求儘快開刀,但因患者有麻醉藥物過敏病史,父母遲遲猶豫

不決。因其母親也是嚴重過敏患者,經我治療穩定,因此退院尋求協助。

2012/07/11 初診。腹診於右下腹McBurney點按壓痛(+),左下腹有反彈性壓

痛,腰大肌症狀明顯, 發熱,腹強硬壓痛。診斷為急性闌尾炎。

咽壁少充血,有痰哽。大便量少不暢。脈滑弦微數緊,尺膚微熱。血壓

BP90/60mmHg

診斷:腸癰,濕熱內聚。

治則:排膿解熱,清裡解毒。

Rx (/單位) x3

苡仁20 敗醬草10 紅藤10 枳殼2 厚朴2 金銀花10 陳皮2 赤芍4 石見穿4

 玄胡6 桑白皮3

川軍1.5 六月雪4 蘆根4 白尾蜈蚣4

金線蓮1.5 羅漢果1枚 生甘草2.5

香附4 麻黃1

(冬瓜仁5 急性子3 白芥子1 瓜蔞仁4 三黃丸3.5 生半夏3.5 附塊1.5)絹布包

紫金錠 1x 2x 7

消瘤丹 2x 2x 7

【按】:

2013/01/07 患者因胃腸炎來診,其父母謂前次闌尾炎治療,服藥半天燒退

,腹痛漸減,晚餐彥彥又多飲冰水,腹痛再發,急忙連續追加服2次藥水

,症狀才又彌平。盡服三帖藥,病若失。

此病於古時候稱為「腸癰」,原文見張仲景金匱玉函經,內容是: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

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敗醬(一名苦菜)五分

右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 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

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

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大黃牡丹湯>

大黃四兩 牡丹一兩 桃仁五十個 芒硝三合 瓜子半升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

下,如無膿當下血。

◎現代醫學看【闌尾炎】:

男女發生率為10-25歲約32,比率於25歲後漸接近,最常發生於10-30

歲之間,較少發生於5歲以下及65歲以上,更少發生於1歲以下的嬰兒及

80歲以上的老人。但是一旦發生於此年齡的兩極端,則常因症狀及病徵

不明顯或不典型,易為忽略,引起腹膜炎等嚴重的併發症, 甚至導致死亡。

◎闌尾病理變化與症狀之關係

一般急性闌尾炎是漸進性發生,其初期症狀較輕,臨床上各種不同型態

之闌尾炎,都只是此病的不同時期或程度而已。急性闌尾炎最主要罹病

原因,為感染引起的阻塞,闌尾管腔因粘膜下淋巴濾泡增生、糞石、

狹窄、腫瘤或其他狀況而阻塞,粘液堆積在管腔內形成壓力。闌尾出

口阻塞後6小時之內,闌尾壁內就開始發生水腫、炎症,和部分上皮的

破壞,大約12小時以後,闌尾壁即呈水腫肥厚,闌尾腔內並充滿濃液。

如在此時濃液排入盲腸腔內, 則症狀可能突然消失,如闌尾腔仍阻塞著

,而濃液不能排出,則病情可能繼續進行,二十四小時後,闌尾變硬及

腫大,漿膜上覆蓋著滲出液,同時腹膜腔內發生混濁液,這時闌尾之內

容物排入盲腸,仍有發性好轉的可能,但症狀己不如初期之迅速消失。

後期則會發生黏膜的潰爛、闌尾壁的壞死和穿孔。在肉眼仍不見穿孔

之時,細菌已可滲過壞疽的闌尾壁到腹腔內,轉變成闌尾周圍炎及膿

性蜂窩組織炎,而導致腹膜炎。

◎最常見的症狀順序為︰

吐。(3) 右下腹部按壓痛。(4) 發燒。(5) 白血球增多。盲腸後

面的闌尾炎,有幾個特徵也值得一提︰一般腹痛較輕,同時經常

只在右下腹部,嘔吐也較少,局部肌肉強硬也常較闌尾的變化為輕。

◎症狀及局部病徵:

McBurney點的按壓痛,並不經常出現,因其代表闌尾本身的痛,因

此也因闌尾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其按壓痛點。有時按壓痛起因於附

近腹膜之刺激,這時最痛點可由輕的叩診來決定,當闌尾位於骨盆

內時,肛診常常可激發闌尾的痛。(由腹部或由直腸)。此外局部

腹部肌肉強硬可由右大腿之伸直過度測定,當發炎的闌尾位於盲腸

後面或位於後方時,會出現此病症。或小腹膨脹、感覺過敏。發燒

(初期的闌尾炎常不發燒,但經常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即有發燒的現象)

、便秘(10-20%病人)等。

假如腹痛一開始就發燒或寒顫,很可能不是闌尾炎。而發高燒與寒

顫的發生,則表示急性闌尾炎已併發了腹膜炎或局部膿瘍,約佔5%左右。

◎骨盆腔內的闌尾炎穿孔︰

闌尾炎初期之症狀相似,但穿孔時則容易被忽略,而成為腹部疾病中

最危險的一種, 當闌尾炎穿孔後,上腹部痛及闌尾的脹痛減輕或消失

,同時發生骨盆腔內之腹膜炎,這時下腹常常沒有肌肉強硬之現象,

痛也不明顯,看來病人似有好轉,而延誤了診斷及治療。3-4四天之後

,在骨盆腔內形成濃瘍或發展成泛腹膜炎,局部的刺激,可導致頻尿或

排尿痛、腹瀉或裏急後重等,更重要的是直腸內之觸診,可發現骨盆

腔內之按壓痛及腫塊。同時會有閉孔肌病徵出現,在女性病人,因發

炎而發生骨盆內充血,常會導致月經之提早來臨。

◎實驗診斷:

(一)白血球數︰

闌尾炎的病人,有輕度或中度之白血球增多,白血球數在10,000/ul

上者約佔80% 12,000/ul以上者約佔60%。四分之三的病人,有嗜中性

細胞(Neutrophils)之增加,但是要注意約有五分之一的病人,白血球

數及分類為正常,一般臨床發現先行於白血球的變化。

(二)尿分析法︰

一般尿分析為正常,但在盲腸後或骨盆腔內之急性闌尾炎時,有時可見少

數之白血球及紅血球,甚至偶而有肉眼可見的血尿。

◎西醫治療:

除了極少數病例外,急性闌尾炎須外科治療。初期的闌尾炎偶而也可以抗生

素治好,但是這種非手術治療,只應留在沒有外科醫師的情形下使用。有些

病人來得太晚,已形成局部膿腫,但沒有腹膜炎的現象,一般可以抗生素治

療,等膿腫消失後兩三個月再施行例行的闌尾切除術。在已形成膿腫的情況

下不宜施行闌尾切除術。一般闌尾切除術後,很少需要特別的照顧,病人住

院也只需2-3天。

在懷孕中發生腹痛而有闌尾炎的懷疑,即應予急手術,以免穿孔而變成泛腹

膜炎。

醫學上是沒有例行性預防性闌尾切術,發生闌尾炎的危險性不足以做為預防

性闌尾切除術的理由。

談中醫急重證的處理原則與應用

            談中醫 急重證 的處理原則與應用                                                林鉅超   醫師     有人問:「教學生、寫醫書,會製造同行產生競爭,為何要做呢?」,整個醫 療界就像個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