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中醫或西醫治肝癌

中醫或西醫治肝癌
林鉅超 醫師
肝細胞癌(HCC)高居2009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前第2位,治療上多傾向於使用介入性(侵入性)治療,對於無法施行手術者輒以內科化學治療為主,只是對於「生存率」仍沒有重大的突破進展。新的藥物尤其是標靶治療價格菲薄,藥價每次療程自70-100多萬不等,或者應用研究計劃專案簽署立名,接受人體試驗,諸多堪虞因素使人無所是從。有關「研究專案」一事,台灣自從開啟允許外國藥商公司進入申請後,部份學者憂心台灣成為「國際試藥中心」,而此一憂慮從「高失敗率」與「高單價」的化學治療可看出其人謀不臧的企圖。於日本、歐美諸國進行試藥實驗是何等的慎重,要將剩餘不多的生命拿來實驗。據中國大陸的多數中醫治療腫瘤案例報告,與近十年的臨床腫瘤病案觀察結果,發現縱使腫瘤無法立即消除,但也能有較長的存活期與較優質的生活指數。相反的一昧的化學治療,在初期或有改善但接著窮追猛打不斷的一再化療,使人形銷骨毀,身體的自然抗力幾近於崩潰,更別說是抗腫瘤因子如TNFInterleukin-IInterleukin- I IN K c e l l等。即如非特異的免疫機能(白血球、淋巴球)也嚴重受損。肝內的警衛細胞Kupffer cell減少,對腫瘤撲殺力大打折扣,所依賴的是抗癌藥的殺傷作用,如同原子彈投入身體一般,爆炸後還有餘毒待清,這些都是考驗著病 家與 醫師的耐力與經驗。
◎化治療的另外選項
由於肝癌(HCC) 患者80%以上均合併有程度不等的肝硬化,能接受手術切除者不及兩成,而其他各種非手術治療如經導管動脈栓塞術(TAE), 經皮酒精注射(PEI),射頻滅除術(RFA), 放射治療(Radiotherapy)等,除了必須考慮對腫瘤的療效以外,亦需兼顧肝功能的維持,如果能達到對腫瘤殺死的治療又不傷害太多的正常肝組織,則是最佳的治療方法;但僅憑單一的一種方法無法達成此目標,因此可選擇兩種或多種方法併用,以期能達到全功。當然各種治療均有其極限,如果已是肝癌末期,亦不可勉強做積極的治療,以免產生太大的副作用,甚至造成病情惡化或死亡。
對於肝癌化療進展的瓶頸,理論上應用TAE可減少或完全阻斷HCC 的動脈供應,而RFA應可產生加成的效果,如腫瘤大於5 公分 ,單獨施行RFA效果較難達到100%消滅腫瘤的目的,此時可考慮先進行TAE,再追加RFA,較能達到局部根治的目的。
至於TAE RFA 兩者時間要間隔多久才是安全?這還是得視TAE後肝功能變化及「栓塞後症候群」持續多久而定,若TAE 對肝功能沒有影響,病人也無發燒或其他症狀,隔天或幾天內再做RFA也是安全的,否則,必須等2-4 周後再做RFA較為安全。
◎肝臟移植後的階段性治療
HCC 至今仍無完全根治之法,縱使施行肝移植手術,亦有復發的可能,這是可能的常見隱憂,因為未發病的其它組織可能潛藏2mm 以下的腫瘤胚子細胞,在適當的多重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監管下腫瘤胚子細胞安份守己不敢蠢動,但一旦身體的環境利於腫瘤生長則可能增生復發。因此HCC 患者一生當中可能必須接受各種治療方法,以期達到階段性治療的目標。
反觀中醫的介入性治療並不進步,於開刀或放射都不如西醫直接迅速,但在腫瘤免疫的非侵入性療效卻有良好的成績表現。對於接受手術或TACEREA的病患,「立即性」的施行中醫藥治療可減少許多併發症,如: 肝功能受損、肝衰竭、腹水、內臟出血。對於術後的調養也能促進體能恢復,同時減少肝癌復發的機率。畢竟中醫有其獨特的醫學臨床個案,它是建立在單獨的個人基礎量身定製,時間歷史有千百年之久,累積的樣本與幅員之廣闊都是區域性的統計學所無法比擬,這是中醫的特色也是為現代醫學統計所嗤之以鼻的原因。
◎肝癌防治從飲食開始
肝癌的病因中醫認為主要是()「情志不疏,正氣虛弱」。七情六欲是影響疾病的重要因素其影響病情達到30%-40%以上,許多腫瘤病多是在憂慮悲傷、忿怒、恐懼後才發生的。而已經得病後更可因此影響病情的發展,堅定信心、寬心養病、豁達處世是戰勝病魔的利器。 ()「瘀血阻滯,濕毒凝結」。舊疾宿病,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所侵,疾病由淺入深,宿留不去,以多樣化的病毒或細菌感染多見,如黃麴毒素、肝炎病毒,人類乳頭病毒、EB 鼻咽病毒、幽門螺旋桿菌…,多數的腫瘤已被証實與病毒有關,臨床上多以濕毒、瘀血為疾病的表徵,當這些表徵減少也是腫瘤改善的契機。()「飲食不節,濕熱內阻」。食療一直是中醫治療所重視的不可缺一環,以現代營養學的觀點,多食牛肉可補充營養刺激造血,臨床上貧血多食牛肉或湯汁效果顯著,但因含的蛋白分子,尤其是酪胺酸是細胞分化所必需的要素,正常細胞因它而修復,腫瘤細胞因它而增長,因此控制酪胺酸的攝取有其絕對的必要性。中醫典籍記載腥羶油膩,膏粱厚味都是引起癌症的誘因,如:牛肉、羊肉、黃魚、蝦、蟹、菸、酒、辛辣之物。
◎肝癌肝硬化的契機
中醫學裡沒有肝癌這個名詞,但是「肝積、肥氣、黃疸、脾積、癥瘕、積聚、肝著」等病與之相類似。治療原則多採用清熱解毒、軟堅化瘀、舒肝散結、行氣利濕、以毒攻毒,諸多方法隨著病情參酌交替使用,但總以攻不至脾敗,以腫瘤衰其大半而止,一補二攻或二補一攻漸次迭進的削減癌毒生長,再加舒肝散結、建脾利濕以活化肝脾的網狀內皮系統,提昇免疫催化功能。軟堅化瘀可減少肝硬化的發生,古書上以「金匱鱉甲煎丸」治瘧母脾腫,驗証於臨床確實可以改善肝脾腫大,再加疏肝利膽有減少肝硬化並使部份硬化消失的現象。曾治多例肝硬化併肝癌的病案,當腫瘤控制後,緊接著以健脾疏肝,保肝養生的方法治療,腫瘤也漸趨縮小乃至停止生長,最後呈現囊狀空泡(hepatic cyst),有的是鈣化成結節團塊,病患體能恢復,這些都是中醫治療的明顯特色。
◎此毒非彼毒,無毒不丈夫
對於中藥的大毒之藥(巴豆、草烏、斑蝥、甘遂、芫花、大戟、雄黃),不乏引起:胃腸症狀-口乾口苦、吐、泄、便秘,神經症狀-心悸、失眠,皮膚症狀-皮膚過敏、癢疹,腎症狀-乏尿、電解質變化,血液症狀-溶血、出血。一般治療肝病是不會採用這一類的藥物。相較於化療藥物的神經傷害、骨髓抑制、胃腸症狀、肝腎機能損傷等。中藥的優質特性更加的明顯,這也是其特色之一。
◎中藥源遠流長是自然所賜
近來一般坊間媒體多以中藥是中國大陸生產而多有疑慮,殊不知中醫的起源本在中國這塊大地(在沒有政治色彩之下),臨近的國家如韓國、日本、星、馬、泰、印、緬…,其受中醫文化影響之深。國際上針灸之術漸已普及,紐、澳、德、法、美多來觀摩(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中醫中藥、針灸納入特色醫療項目。如今最大生產地的中國卻成為中藥生產的指責討伐地,這是令人百思不解之處,若是以少數不法的代用中藥,或是因科技廢棄物造成污染的中藥材,來指責中藥的可信性,還不如加強把關檢驗藥材的安全性與成份品管。中藥台灣生產的可用種植種類不多(因地型及氣候、土壤之異),產量少、有效成份不足,遠遠不敷臨床及市場使用,更何況特殊地型才生產的藥材(甘草-內蒙,當歸-甘肅,黃耆-川滇,藏紅花-西藏、青海,人參-東北),這些千百年來的藥材資源流佈於世界,造福人群,這是人類的幸福,是我們的福份。在漢、唐以前如此,於元、明、清是如此,在今天的2021世紀也是如此,未來地球如果無法綠化挽回恐怕就不是這般幸運了! 因此釐清政治鴻溝,讓生命健康回歸生命的懷抱,這應當才是地球大國民的心態。否則全球目前幾乎是食、衣、住、行都是「中國製造」的產物,要求全是台灣製造(MIT),真是有相當的難度與不符合實際生活。古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又說「取彼之長,補己之短」,這在現代醫學也是值得借鏡參考。

肝癌後期肝硬化腹水

  肝癌後期肝硬化腹水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自命鑰:幸運的中醫之路 - 癌症與急雜病篇】 病患由西海岸名人介紹來診。 C 肝長期患者,併 肝硬化脾腫大,於 2007 年 4 月因發現肝癌行右肝部份 手術切除及 TACE( 經動脈化學栓塞 ) 。 2009 年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