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糖尿病慢腎衰竭併左蹠骨骨折


糖尿病慢腎衰竭併左蹠骨骨折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自命鑰: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三高症與心、肺、腎疾病,是現代老年人的夢
魘。平時雖有保養注意,但因現代飲食的添加物頗
多,造成代謝障礙,腎臟首當其衝,電解質異常的結
果常有出乎常情的症狀。
謝老太太(C10755)76,宿有高血壓、糖尿
病、與慢性腎功能不良。服用西藥長期控制。近半年
體能漸差,行走活動易喘,漸漸下肢午後出現水腫。
行走易跌倒,左足踝反覆扭傷。於20141212日晨
間又再度左足踝扭傷,此次腫脹疼痛無法行走只能臥
床休息。於平時就診醫療院所檢,發現血鉀偏高,
腎機能不良,尿酸極高。數據如下:尿蛋白 30mg/
dlCBC一般血液檢正常。飯前血糖GluAC 121
HbA1C 7.2GOT/GPT 17/10Chole-T 255LDL-C
115,尿酸UA 12.6,腎血流量eGFR 23.56BUN/
creatinine 62.4/2.16
此病因為電解質與心、腎衰敗,造成尿
酸異常偏高。而血中尿素氮偏高是胃腸道積
滯。如今併有足踝受傷,炎症疼痛一發不可
收拾,經友人介紹,女兒急忙驅車載來診
間。
2 0 1 4 / 1 2 / 1 2 來診, 血壓B P
145/87mmHg,脈滑弦芤微數,舌苔白厚。坐
輪椅推進診間,面目浮腫,因經大量止痛消
炎藥物處置,精神恍惚,直喊疼痛。左足踝
以下至足蹠瘀紅泛青紫,無法著地,我懷疑
有足蹠骨折,故併施予針灸消炎止痛。
診斷:慢性腎衰竭,心臟衰竭,左踝扭
(疑蹠骨骨折)。濕毒濁聚,心陽受抑,瘀
阻疼痛。
治則:化濕下濁,溫陽補心,通絡止
痛。
Rx(/單位) x2
白朮3.5 澤瀉4 苡仁10 桔梗2 白茯苓3
麻桂各1.5 金錢草6 白茅根10 玉米鬚15
伸筋草5 赤芍4 枳殼實各2 馬齒莧6
丁豎朽5 川連1.5 竹茹2 香附3
乾薑1.5 仙鶴草5 知柏各2 北仲4
羅漢果1
(杏仁2 附塊3.5 三黃丸3.5 麻仁丸2.5
生半夏3 珍珠母3 生石膏1.5)絹布包煎
慢腎丸 5x2x7
青麟丸 3x1x7
2014/12/19 一週後複診,女兒述服藥
後痛減腫消,大便通暢,體能大有改善,只
是行動不方便,要求取藥續服。併檢驗血糖
GluAC 91mg/dl
Rx:藥同前方,另加(合歡皮2 晉耆2) x2
2014/12/26 未親自來診,在家中可撐拐杖
活動,左踝痛已大減。今要求改善腎機能,與
宿疾足部慢性黴菌感染。
Rx(/單位) x4
藥同2014/12/12方藥,另加(晉耆2 狗脊2)
x2
慢腎丸 5x2x14
青麟丸 3x1x14
外洗包 泡洗下足
2015/01/16 不欲親自來診,女兒代拿藥。
述及西藥已停減近半量,足部黴菌感染也癒八
成。體能及活動均佳,身體也不疼痛,要求持
續保養。
Rx(/單位) x4
藥同2014/12/12方藥,另加(晉耆2 虎杖3
薑黃1.5) x2
慢腎丸 5x2x14
青麟丸 3x1x14
2015/02/03代取藥述其血糖GluAC110,血
130/82mmHg。在家中及中庭裡緩慢行走,近
有腰痠,膝痠乏力,左足踝局部灼熱感。
Rx(/單位) x6
藥同2014/12/12方藥,另加(續斷4 虎杖3
海風藤6 金錢薄荷1.5) x6
慢腎丸 5x2x21
青麟丸 3x1x21
2015/03/03 取藥如前,述其降血糖藥已
停用,今易腰痠,口乾,足踝痛已大減。
要求改服藥粉與藥丸持續保養。
【按】:病患鮮少親自來診,病情穩定,
偶有風寒感冒略更改處方。近來診其腎血流
eGFR 18,血糖穩定,言行體能俱佳,時乃
2018/04/10,故為之記。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多食肉及高糖飲料引發急性失智症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自命鑰: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通常「失智」是慢性、持續性腦功能退化而造成的,而「譫妄」則是急性腦功能受損的一種表現。「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初期多為記憶力不好、健忘,發展到中、後期會逐漸出現幻覺。而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也都可能產生幻覺症狀。

「譫妄」症狀包括幻覺、昏睡、意識改變等。病患常出現的症狀之一是:注意力散漫及定向力不佳,或有意識清醒度減低的現象。病人自覺迷迷糊糊的,對人、時、地搞不清楚,無法集中注意力和與人對話,在病況和緩或復原後,病人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有失憶的現象。可能因感染、用藥或營養不良、脫水等危險因子有關。腦中風急性發作、失智症、腦腫瘤也有可能引起幻覺、幻聽。

 

金先生(N3271),50歲。自37歲起就斷續在我處治療一般疾病。平時身體健朗,時出國洽公。好食甜食汽水飲料,更是大啖牛肉老饕。

2011/12/03 因近1個月時有頭暈,耳塞,痰哽不利的現象。更嚴重時有突發的記憶空白,前幾日更是開車駕駛到不知名的地方就昏睡,醒來才自覺。如此異狀疑似觸犯鬼神,但他心中自知是腦子出了問題,急忙來就診。

脈滑弦關微濇。血壓:120/75mmHg。苔微白舌質略絳。二便正常,反應靈敏。

診斷:譫妄,多食肥甘,痰瘀阻竅。

治則:消積化痰,清竅醒腦。

Rx:(錢/單位)  x6帖

狶簽草6 魚腥草10 大飛揚3 桑白皮2 羅漢果1枚 生甘草1.5

玄胡3 製埔銀1 瓜蔞實4 薤白2.5 赤芍4 雙鉤3 陳皮2 榖芽3

麥芽3 金線蓮1 乾薑1.5 射干2 八百光1

(杏仁3 酸棗仁5 白芥子1.5 烏貝散3 旋覆花1 生半夏2.5)

絹布包

牛黃丸 1粒x2次x14天

 

2012/05/19 複診。前次治療後,記憶未再空白,但仍頭暈,偶腦內瞬間空白感。咽哽有痰。血壓:120/75mmHg。脈沉濇少弦滑。

治則同前,此病因飲食不當,日積月累,肥甘生痰,壅塞腦竅。檢查血脂肪正常並非過高,是腦內Autacoid失衡。中醫的「痰」是指異常的分子結構物。

Rx: x 6帖

狶簽草6 降香3 薤白1.5 川連1 竹茹2 魚腥草10 九層塔根6

陳皮2 石菖蒲5 丹參5 羅漢果1枚 苦參根2 乾薑1.5 大飛揚3

榖芽3 桑白皮2 麻黃1 苡仁10

(製埔銀1 烏貝散2 生半夏2.5 五味子0.5 旋覆花1 酸棗仁5)絹布包

牛黃丸 1粒x2次x14天

 

2012/06/05 頭暈改善,腦空白未再發作。咽哽不利,胸悶感。胃酸上逆。

Rx: x6帖

薤白2.5 石菖蒲4 天竺黃1.5 乙金1.5 陳皮2 川連1 竹茹2

丹參3 大飛揚2 金錢草4 羅漢果1枚 雙鉤藤2 白茯苓3

北沙參2 生甘草1.5 枳殼實各2 玄胡3 降香2

(八百光1.5 附塊2.5 旋覆花1.5 酸棗仁4 瓜蔞仁4

生半夏2.5)絹布包

牛黃丸 1粒x2次x14天

藥粉 (略)

 

2012/09/15 自覺記憶力減退,尿不順暢。胃酸上逆減少。脈滑弦細沉短。

吾告誡禁甜食飲料、牛肉。他也決心戒除。

Rx: x6帖

薤白2.5 桔梗3 陳皮2 桑白皮3 合歡皮3 雙鉤3 赤芍4

瓜蔞實4 金銀花10 白茅根10 扁蓄3 降香3 瞿麥3 天冬2

麥冬2 羅漢果1枚 鬼箭羽3 人參鬚1.5 石菖蒲3 乙金1

遠志1 川連1 竹茹3 玄胡6

(冬葵子4 車前子3 海金沙3 生半夏3.5 附塊1.5 酸棗仁5)

絹布包

補腦丸 5粒x2次x28天

藥粉 (略)

 

2013/01/11 因濕疹皮膚過敏來診。自述已經忌口不再飲汽水,牛肉也停吃了。

舊疾未再發作,只覺得記憶不如從前敏銳。

 
爾後,約半年回診一次,拿藥保養,工作也多由孩子接手,心情放鬆許多。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蕁麻疹全身發作


蕁麻疹全身發作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自命鑰: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典型的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常因人體
中有辨識外來過敏原的IgE免疫球蛋白而引起。
「急性蕁麻疹」發作原因:包括昆蟲叮咬,或冷、熱、風、日光等
的物理性刺激。花粉、灰塵、蟲咬、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食物如
酒精、魚、蝦、蟹、芒果、奇異果。或感冒病毒、香精、有機溶劑
或藥物等。
「慢性蕁麻疹」蕁麻疹症狀日復一日,反覆發生超過6週以上,則屬
於慢性蕁麻疹。多數病患其實找不到明確過敏原,或因營養不良、
熬夜腦力過度消耗, 影響胺基酸的吸收與代謝從而導致抵抗力降低
有關。誘發的原因多種,可概分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約佔60%
另一類是「誘發性蕁麻疹」,約佔40%。研究顯示,大部分的慢性蕁
麻疹患者,與精神、情緒、工作等壓力大有關係,是一種「身心皮
膚病」。此外許多自體免疫疾病和慢性蕁麻疹有關(如:自體免疫甲
狀腺炎),慢性感染(如中耳炎、牙周病)
蕁麻疹症狀:突然間全身皮膚會到處出現紅、腫、癢的疹塊。開始
時全身各處皮膚出現紅斑點,集中在腿部、手臂、面部,紅點形成
凸起的疹塊,面積逐漸加大,或連結成片狀。症狀約會持續1小時左
右, 一般數個小時後紅腫會消退,有些甚至會長達24小時,才會自
行消退。以後或會在身體的某一部位再次出現類似的風疹塊。
一般皮膚疹泛發全身,粘膜部位亦有影響,若發生在腸胃道可伴有
腹痛、腹瀉,發生於喉頭粘膜,則可引起喉頭水腫,產生胸悶、呼
吸困難,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西藥治療:初期仍然是第二代抗組織胺,兩星期後若仍無效,就必
須增加劑量。極少數的病患在長期服用抗組織胺之後,治療效果不
佳,這時則可以考慮長期以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治療,如使用
omalizumab、環孢靈(cyclosporine A)、或白三烯(leukotriene)
抗劑。
金女士(C10355)74歲。舊病史: 慢性鼻炎。(2011)蕁麻疹發作
一次。
2013/12/23 初診。經由鄰居介紹來診。主訴:風疹塊發作不定時,
2個月餘。每次發作於四肢,手掌泛紅起塊疹,身體背腹部,頭臉
部起風疹塊癢甚。遇熱症狀加劇。易胃酸上逆,咽哽塞感。大便不
暢。脈滑弦微數短,尺膚偏熱,苔白舌質微絳。血壓:130/70mmHg
診斷:慢性蕁麻疹,風熱入血。
治則:祛風清血透熱。
Rx(/單位) x2
土茯苓4 白蘚皮6 桑白皮2 蘆根5 苡仁10 金銀花10 川連1.5 竹茹
2 瓜蔞實4g 生甘草1 枳殼實各2 合歡皮3 金錢草5 羅漢果1枚 降
真香3 茵陳4 紅藤10 玄胡3
旋覆花1.5
(代赭石1.5 生石膏1 生半夏3.5 瓜蔞仁3 消毒丹2 烏貝散2 三黃
1.5 )絹布包
消瘤丹 2x2x7
2013/12/31 複診。右手掌仍可見到風疹塊,發作症狀已大有減輕,
胃酸逆流也減少許多。血壓:120/70mmHg。脈滑弦略緊微沉緩。尺
膚微熱。
Rx x2
川連1.5 竹茹2 竹葉2 香附4 合歡皮3 瓜蔞實4 玄胡4 枳殼實各2
白蘚皮4 生地2 厚朴1 金銀花6 砂仁1 紅藤10 土茯苓5 生甘草1.5
茵陳3.5 羅漢果1枚 一枝黃花1.5
麻黃1 薤白1.5 旋覆花1.5
(杏仁2 消毒丹2 生半夏3.5 酸棗仁2 三黃丸1.5 通聖散1.5)絹布
消瘤丹 2x2x7
2014/01/07 皮膚風疹漸減,但仍有發作, 此時多發於腰腹部,胸
乳及腋下。
脈滑弦少緊。尺膚微熱。血壓: 105/60mmHgHR > 80BPM
Rx x2
土茯苓4 生地2 黃藥子1.5 金銀花10 紅藤10 白蘚皮4 茵陳4 紫蘇
1 苡仁10 砂仁1 香附4 甘松2 玄胡6 川連1.5 竹茹2 白毛藤6
枳殼實各2 麻桂各1 白茅根5 旋覆花1.5
(瓜蔞仁2 烏貝散2 生半夏3 三黃丸2.5)
布包
紫金錠 1x2x7
2014/01/17 皮膚風疹發作已大減少,胃脘不適也有改善,只是
大便不暢。脈滑弦微緊略悸。
Rx x2
原方同(2014/01/07)(萎陵菜3 炒榖芽3)
紫金錠 1x2x7
2014/01/24 症狀改善穩定,要求改服藥粉。
Rx(方略)
2014/02/21 外感,風疹又發作,只是沒有先前之嚴重。微頭暈,
咽哽有痰,咽部充血。大便硬而少。
血壓:110/60mmHg。脈滑弦微緊細。
Rx(方略)
2014/03/11 風疹已改善,外感後涕出, 咽哽有痰,嗆咳。
Rx(方略)
2014/03/25 病未再發,取藥保養。
Rx(方略)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指端腫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指端腫痛
林鉅超 醫師
【摘錄自命鑰:幸運的中醫之路-癌症與急雜病篇】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多系統發炎性疾病。此病主要侵犯滑膜組織,
造成疼痛、腫脹和僵硬。多以對稱性的方式侵犯周邊關節,可導致軟骨破壞,硬骨
侵蝕,造成關節變形與關節功能喪失。近端關節(指、腕、肘、肩、頸、下肢膝、髖
)會有發炎疼腫痛,可侵犯多個關節,也可以侵犯身體的其他部位(虹膜、腎絲球)
一種多系統性的慢性發炎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0.4%,好發於20-45歲中年人,女性與男性比約
3:1。但是兒童和年輕人也可能罹患此病。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原因:(1)
因遺傳(流行病學顯示帶HLA-DR4基因之個體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機會為一般人的6
)(2) 環境因素:藉由遺傳因子與環境因子之間的互相作用而引起,也就是說帶有
某一特定基因不一定會得病, 此特定基因必須在某種特定環境下才發病。此種
誘發因子可能為細菌或病毒抗原。(3)荷爾蒙、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
先激活了T細胞,進而活化了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於是分泌發炎性細胞激素
(eg:TNFa,IL-1),使滑膜增生和肥大、膠原釋出,最後導致軟骨破壞,硬骨侵蝕
,引起關節損傷、變形與關節功能喪失。
【臨床表現】:
患者常有清晨僵硬之感覺,受侵犯關節有疼痛、腫脹、以及壓痛。受侵犯之關節
依序為掌指關節、腕關節、以及近端指間關節。
其他部位病症包括﹕發燒、食慾不振、虛弱、疲勞、皮下結節、血管炎、鞏膜表
層炎、鞏膜軟化、乾燥症候群、心包膜炎、心肌炎、肋膜炎、肺間質性纖維化、
Felty氏症候群(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脾腫大以及中性球缺乏)、骨質疏鬆症及肌炎
等。
【實驗室方面依據】﹕
血液學檢查、紅血球沈降率(ESR)RA 類風濕性因子、滑膜液分析、和關節X光片
等。
【診斷標準包括下述7種】﹕
1.晨間僵硬超過一小時﹕關節在早晨起床時有僵硬的感覺,而且此僵硬之感覺須
經活動超過一小時之後才逐漸消失。
2.十四關節區中有三個以上關節炎。此十四關節區為﹕
掌指、腕、近端指間、肘、膝、踝、以及蹠趾關節。
3.手部關節炎。
4.對稱性之關節炎。
5.類風濕結節﹕皮下出現小結節。
6.類風濕因子﹕血液中出現一種名為類風濕因子之自體抗體。
7.X光片可發現典型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變化(包括關節邊緣性侵蝕,或關節周邊
骨質疏鬆)
此診斷標準具有高度之敏感性及特異性。若符合上述四點或四點以上者,則應高
度懷疑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西藥治療】:
 目前多主張在病人的關節產生不可恢復性的損害之前,就開始採取積極有效之
治療。常用藥物可分為﹕
1.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NSAID)。通常為首先被考慮使用的藥。但根據不同的
病情,常須搭配 DMARD使用。
2.類固醇藥物。多以低劑量之類固醇藥物 (10mg prednisone/) ,可有效地控制
病情, 保持關節的功能。
3.疾病修飾的抗風濕藥物 ( d i s e a s e -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亦稱D M A R D 。此類藥物可修飾或改變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發之破壞, 包括﹕
methotrexate, hydroxychloroquine, 金製劑gold, D-penicillamine, sulfasalazine,
 leflunomide, azathioprine,minocycline 等。而Methotrexate(MTX) 常為初期DMARD
之首選藥物。此類藥物作用較慢,常須2-6個月之久才產生最大效果。為得到最佳療效
,其間常須服用類固醇以控制病情。
4.生物性DMARD:發展出對抗此些細胞激素 (例如TNFa, IL-1)的生物製劑。此類可有
效控制病情,作用較傳統之DMARD 為快。但須注意其長期服用的副作用,如感染,胃
腸傷害等。其中多數患者須要NSAID、類固醇、DMARD
等的藥物混合搭配使用。

楊女士(C9351)36歲。於2008年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當初發病以近
端指腕關節紅腫痛,併發口瘡反覆不癒,因而在免疫風濕科診斷確定。開始服用
MTX及類固醇10mg/天。
2010/09/30 初診,近幾個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又漸加重,手掌指、手腕腫
痛,口瘡易發不癒。身體微發熱。
脈滑弦微緊略緩,尺膚偏熱。月事規則, 舌苔微白。血壓:120/75mmHg
診斷:風濕挾熱,濕熱痺症。
治則:祛風清熱,舒筋活血。
Rx(/單位) x3
當歸2.5 赤芍4 川芎1.5 穿山龍10
海風藤10 忍冬藤10 丹參3 仙鶴草5
木防己2 桑寄生3 知母3 黃芩2
羅漢果1枚 生炙甘草各2.5 麻桂各1
製南星2 茵陳3 薑半夏1.5
(三生飲4 桃仁3 酸棗仁5 烏貝散3 川紅花1 附塊1.5 )絹布包
藥粉(/單位)
疏經活血湯3 六軍散1.5 三生飲1
紫金錠0.3 水牛角末0.2
胃散3.0 五苓散1 白散1
2 x 10
烏珠丸 1x2x14
消瘤丹 1x2x14
【按】:此方量大,且多方圍剿,從免疫發炎細胞下手,立竿見影。
2010/10/22 複診。服藥後,疼腫俱改善,口瘡亦減。值秋意漸濃,近二日指端
關節又有微痛,於是自服用秋水仙素。自謂婦科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巧克力囊腫
,與子宮肌瘤, 希望一併處治。
脈滑弦緩,血壓:100/60mmHg
Rx: 處方同2010/09/30,藥帖加入(狶簽草6 地鱉蟲1.5)x3帖 餘藥同前。
2010/11/12 類風濕疼痛未再發作,西藥已改為隔日減半服用。口瘡偶發輕微
GPT:40,血壓:90/60mmHg
脈弦滑微短數,關略緊。胃脘不適。此乃外感先兆。
予祛風散寒劑。
(方略)
2010/12/17
前外感癒後,併發口瘡,右手5th指,左手2th指均發腫痛。又適逢月事來潮。
雪上加霜。
脈滑弦略緊,血壓:130/80mmHg。苔微白。囑其停用西藥,全以中藥處治。
Rx(/單位) x4
金銀花5 忍冬藤10 絞股藍2 黃藥子1
羅漢果1枚 貫眾3 虎杖2 川連1.5 竹茹2 茵陳3 知母6 合歡皮3 陳皮3 蒲公英10
土茯苓3 穿山龍5 薑半夏1.5 製南星3 柴胡1 玄胡3 麻桂各1
(三生飲3 烏貝散3 附塊1.5 酸棗仁5 杏仁3 生石膏1)絹布包
藥粉(/單位)
疏經活血湯2 六軍散1 三生飲2
紫金錠0.3 消瘤丹0.5 胃散3.0 大順散2 麻杏甘石湯1.5
2 x 10
烏珠丸 1x2x14
消瘤丹 1x2x14
景天片 1x2x14
吹喉散 1
2011/01/21 回診,諸症無恙,血壓: 90/60mmHg,脈滑弦略大小。
取藥同2010/12/17
2011/05/13檢查驗血(on 2011/03/21) WBC 6600kRBC 3.74MHb 12.7 MCHC 34
 PLT 278kSeg/Lym 52.2%/40.1% Mono 3.8%Eos 3.8%Baso 0.1%GPT 49
CRP(+)。口瘡(-),左大拇指微痛,脈弦略緊沉。血壓:105/60mmHg。二便均可。
至此,當去濕養陰,抗氧化為主,可保病不易再發。類似此微痛與口瘡,隔1-2
月發作,漸漸平緩。
2011/10/21再度抽血檢驗,血象完全正常,CRP(-)
2011/12/16抽血檢驗,CRP(-)RA11.4(0-18)。爾後2012/04/13追蹤檢查,
CRP(-)GPT40Creatinine0.52
2012/04/13病患一直以(烏珠丸、消瘤丹、八珍丸),善後鞏固療效。病未再發。

談中醫急重證的處理原則與應用

            談中醫 急重證 的處理原則與應用                                                林鉅超   醫師     有人問:「教學生、寫醫書,會製造同行產生競爭,為何要做呢?」,整個醫 療界就像個金字塔...